• 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中国官方网站

    中文 English

    医药生物“期中考”喜忧参半:医疗器械利润翻番, 中药板块受重创

    发布时间:2020.09.16 阅读:12946 分享

            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医药行业作为抗疫的先锋行业备受瞩目,口罩、呼吸机、检测试剂等生产企业率先复工扩产,为疫情防控做出了较大贡献,该行业上半年的业绩也备受关注。

            截至8月31日,A股346家医药生物企业已悉数披露2020年半年报。时代商学院将从整体业绩、细分板块、大事件、创新榜与业绩榜排行等维度,探讨医药生物行业的发展现状、未来机遇与挑战等。

    【摘要】

            整体营收下滑1.53%,净利润逆势增长11.48%。上半年346家医药生物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515.37亿元,同比较少了1.53%,其中仅有151家实现营业收入正增长,195家营业收入出现负增长。利润则实现了逆势增长,上半年346家医药生物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873.19亿元,同比增长了11.48%。

            医疗器械业绩一枝独秀,中药滑坡最大。医疗器械板块是上半年唯一实现营收正增长的板块,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33.55亿元,同比增长42.35%;合计实现净利润231.69亿元,同比增长102.33%。中药板块的业绩下滑幅度最大,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459.05亿元,同比减少9.92%;合计实现净利润143.62亿元,同比减少25.44%。

            大事件:集采稳步推进,医保增收控费。年初至今,业内发生了诸多影响行业未来发展的大事件。一是第三批国家采购投标结束,采购规则基本稳定成型,不过外资原研药集体撤退的现象仍需注意;二是各部门密集发声推动医用耗材集采,预计耗材集采下半年有望落地;三是在医保增收控费的需求下,计划将部分药品从医保目录剔除,计划将单位缴费的100%纳入统筹基金。

            排行榜:创新能力榜君实生物夺冠,业绩榜迈瑞医疗跻身前二。时代商学院从数百家医药生物企业中筛选出创新能力前十强、业绩前十强企业。创新能力前十强中君实生物夺冠,多家研发投入巨大的企业也进入榜单。业绩榜中上海医药夺冠,恒瑞医药则凭借上半年业绩大涨晋升第二。此外,排行榜中新兴领域企业业绩增速明显较快,行业格局正在重塑。

    一、业绩概况:疫情冲击显著,过半营收下滑

            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A股346家医药生物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515.37亿元,同比减少1.53%。346家医药生物企业中仅有151家实现营业收入正增长,195家营业收入出现负增长,占比56.36%。346家医药生物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中位数为-4.95%,营业收入增长率超过100%的有15家,营收下滑超50%的有13家。

            其中,16家企业上半年营收超百亿元,医药商业领域的企业居多,达到10家;营收最高的为上海医药(601607.SH),上半年营收达871.65亿元,主营医药分销。

            上半年,346家医药生物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873.19亿元,逆势同比增长了11.48%,虽然整体营收下降,但医药生物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仍实现增长。

            346家医药生物企业中共有178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正增长,168家出现负增长。346家医药生物企业的净利润增长率中位数为1.6%,营业收入增长率超过100%的有15家,营收下滑超50%的有13家。

            其中,净利润超10亿元的企业有23家,医疗器械领域最多,达到7家;净利润最高的企业为迈瑞医疗(300760.SZ),净利润达34.54亿元,主要产品包括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体外诊断类等医疗器械,需求受疫情有力带动。

    二、细分板块:医疗器械一枝独秀,中药滑坡最大

            医药生物行业可细分为化学制药、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医疗商业、中药板块。从细分板块的情况来看,除医疗器械板块外,其他板块皆出现营收负增长,医疗器械板块上半年表现一枝独秀。

            上半年,医疗器械板块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33.55亿元,同比增长42.35%;合计实现净利润231.69亿元,同比增长102.33%。

            医药器械板块业绩大幅增长,离不开疫情下各类医疗器械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如口罩、检测试剂、呼吸机等医疗器械产品。一季度在各行各业普遍停工停产的情况下,唯有少数几个应急行业迅速复工甚至加大产能,医疗器械便是其中的代表,这也使医疗器械板块在行业整体营收下滑的情况下,实现逆势增长。

            二季度,海外疫情暴发,部分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的订单爆满。根据海关相关数据,截至7月14日,我国医用口罩出口量累计已达1079亿只,新冠肺炎检测试剂盒3.87亿盒,呼吸机16.1万台,主要的防疫物资品类出口金额达2887.9亿元。

            不过,时代商学院注意到,医疗器械企业经营情况两极分化仍较严重,46家实现营收正增长,但仍有28家负增长,营收同比减少超20%的有7家企业。

            主要体现为,一方面,生产和销售疫情相关的设备、耗材的企业获得了大量的订单和利润,例如迈瑞医疗(300760.SZ)、鱼跃医疗(002223.SZ)、万孚生物(300482.SZ)、凯普生物(300639.SZ)等。另一方面,生产非疫情相关、且非刚性需求产品的厂家则业绩受损严重。

            上半年,中药板块的业绩倒退最为明显,整个板块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459.05亿元,同比减少9.92%;合计实现净利润143.62亿元,同比减少25.44%。

            中药板块在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更为显著,因为相较化学药企和生物药企,不少中药企业十分依赖药店等OTC零售渠道,而疫情下线下零售渠道遭遇巨大打击,导致不少中药企业销售不畅,业绩出现明显下滑。

            以东阿阿胶(000423.SZ)为例,上半年东阿阿胶营业收入同比下滑42.06%,净利润同比下滑143.54%,主要由于东阿阿胶的阿胶系列产品十分依赖线下零售渠道。

            相较而言,销售渠道主要分布在医院等医疗机构的生物制品领域业绩降幅则较小,上半年生物制品领域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42%,净利润却逆势增长5.42%。

            此外,中药板块研发投入力度偏低,也是削弱其长期竞争力,从而间接导致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如图表2所示,上半年中药板块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1.97%,仅高于医药商业板块,远低于生物制品(8.14%)和化学制药板块(5.01%)。

            研发投入低,也使中药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容易在集采等改革中遭淘汰,产品创新缓慢也无法支撑业绩增长。

            上半年,医疗服务板块受疫情影响明显。根据卫健委数据,2020年1—6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达32.7亿人次,同比下降21.6%。且影响集中在一季度,一季度医疗服务板块整体营收同比下降13.43%。

            但随着疫情的逐步防控到位,二季度该板块营收同比增长6.95%。其中,眼科医疗需求持续释放和恢复,体检机构人次逐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另外,受疫情催化,第三方医学检验新冠肺炎检测量大幅增长,随着疫情缓解,常规检测业务也有望得到有效恢复。

            以专注眼科医院的爱尔眼科(300015.SZ)为例,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其门诊量下降16.5%,营收同比下降12.3%,归母净利润下降2.7%。但二季度业绩回升明显,二季度其营收同比增长0.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5%。

    三、重要事件:集采稳步推进,医保增收控费

    1.第三批国采规则变动小,外资原研药撤退

            8月20日,第三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在上海开标,共有194家企业参加,56个通用名品种中55个拟中标。拟中选企业125家,中选率66%,拟中选产品191个,平均降价53%。

            第三批集采相对于前两批,两大趋势十分显著,首先是规则基本成熟,变动较小,稳定了市场预期,二是外企原研药大量撤退。

            第三轮国家集采基本上沿用了第二轮的规则,只是细节上略有差异。一是,针对实际申报企业数较多的品种,入围企业数有所增多,从 6 家扩至 8 家,竞争格局相对缓和;二是,在采购量和采购周期安排上,区分对待部分抗生素品种和注射剂品种。

            从第二、第三轮国采规则变动较小可以看出,我国对集采规则的摸索基本成熟,后续变化的幅度预计将较小。稳定的规则有利于药企做好集采的准备工作,稳定市场预期,有利于药企朝集采所要求的药品降价、疗效提升方向前行,形成一种良好的趋势。

            整体来看,经过数轮国采的带动,国内药品的竞争格局一定程度上得到重塑,药品价格下行也成为必然趋势。未来,药品质量、价格及企业管线的丰富程度,将决定药企能否在新竞争格局中生存,任何依赖于单一品种的企业将承受巨大压力。只有在原料端掌握资源、形成规模优势、有丰富管线和储备或者技术突破的企业才可能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此外,据观察,第三批国采的投标中外国原研药企的大量产品采取了高价、现价报价措施,少部分象征性选择降价10%左右,几乎等同于直接放弃集采市场。

            时代商学院认为,这是外国原研药企采取的放弃部分市场保利润的策略。因为即使未中标国采,这些外国原研药凭借自身多年打造的口碑,加上成熟的销售渠道,仍可保留一定的市场份额。如对部分原本使用原研药且支付能力较高的患者,在院内购买不到,会选择到零售端购买。而一旦为了中标而大幅降价,其将丢失大量利润,受损程度甚至还高于丢失部分市场份额。

            此外,这些原研药作为全球品种,一旦在国内大幅降价,将间接影响国外市场的定价,带来更大的影响。不过外国原研药企的弃权,也为国内仿制药带来巨大的空间,原本部分品种外国原研药垄断的格局不再。

    2.医用耗材集采临近

            前期集中采购主要聚焦在药品领域,医用耗材领域一直较少涉及,然而,近期各省份密集开展针对医用耗材的集中采购,国家级部门也对耗材集采密集发声,医用耗材全面纳入集中采购已成定局。

            首先是多个省份开启耗材集采的试验,并取得一定成绩。6月18日,湖北省医保局印发了《湖北省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方案》;8月12日,贵州省医保局、重庆市医保局、海南省医保局联合发布“冠脉扩张球囊联合带量采购文件”;8月14日,安徽省医保局完成全省公立医疗机构第二批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最终骨科关节类240个产品平均降幅81.97%,心脏起搏器类82个产品平均降幅46.75%。

            此外,国家相关部门也对耗材采购的推进作出一些明确指示。

            7月3日,国家医保局下发了关于委托开展《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方案(征求意见稿)》指出,在探索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方式之下,将引领各个省份全面且规范开展高值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7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指出,各省份要抓住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取消医用耗材加成等降低药品耗材费用的窗口期,及时进行调价评估,达到启动条件的要稳妥有序调整价格。

            各省份以及国家级机构都表达出对医用耗材特别是高值耗材实施集采的声音,鉴于目前耗材确实存在不少标价过高,患者难以承受的问题,在用药领域集采制度已成熟的情况下,再加上部分省份的耗材集采结果较理想,相信针对耗材的全面集采即将临近。

    3.医保调整,增收控费势在必行

            当前医保基金一定的资金压力,控制支出,扩大收入来源已是势在必行。

            控费方面,7月3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第1号文件——《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了八类药品直接出局,包括预防性疫苗、滋补、保健、脱发、美容减肥类等在内的八类药品不得进入《药品目录》。

            上述八类药品均属于临床疗效并不明确或非治疗性药物,因此在目前的医保调整的规则下,无法到达药物经济学验证,很难通过医保现行支付标准。

            与此同时,《办法》明确,国家医疗保障经办机构按规定组织药物经济学、医保管理等方面专家开展谈判或准入竞价。其中独家药品进入谈判环节,非独家药品进入企业准入竞价环节。

            如果谈判或者准入竞价成功的,纳入《药品目录》或调整限定支付范围。谈判或者准入竞价不成功的,不纳入或调出《药品目录》,或者不予调整限定支付范围。

            这也意味着,今后的医保目录谈判都要依据药物经济学原理,来决定医保支付的范围。

            可以看到控制医保资金合理支出的方向愈发清晰,将那些疗效未经验证,却被广泛使用并占用大量医保资金的药物调出药品目录,将是控费的有力措施。

            扩收方面,8月26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向社会公布《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拟将医保中原本30%的单位缴费从个人账户划转到统筹基金,此后单位缴费100%纳入统筹基金。

            此次划转,一方面,是由于健康人群的个人账户大量结余,而少部分年老、体弱人群个人账户入不敷出、个人负担沉重,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较低。此外,随着医保支出的不断增加,统筹账户的资金压力也同步增长,急需扩充来源。


            此次单位缴费100%划转到统筹基金,能为其带来多大的资金?据官方数据,2019年,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含生育保险)收入10005亿元,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收入5840亿元,因此,统筹基金将拥有约4300亿元的增量资金。


    四、榜单分析:创新榜君实生物夺冠,业绩榜百花齐放


    1. 创新榜:君实生物夺冠,生物制品领域研发投入普遍较高


            创新对医药生物企业至关重要,创新能力排行榜也一直受到市场关注。时代商学院采用了研发费用及研发费用率指标,将346家医药生物上市公司的这两项指标进行排名,此后根据“研发费用排名*系数0.7+研发费用率排名*系数0.3”的方式进行计算,从而得出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结果如图表3所示。


            前十企业中有6家生物制品企业,也印证了生物制品企业研发投入普遍较高的特点。而这些生物制品企业中有不少属于营收起步期企业,部分甚至基本无销售收入,如排名第一的君实生物-U(688180.SH)、排名第三的神州细胞-U(688520.SH)、排名第四的百奥泰-U(688177.SH)。虽基本无营收,但这类企业的研发投入却并不少,甚至超过大部分同行,研发费用率也异常地高。


            创新能力排名第一的君实生物,其主要从事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其他治疗型蛋白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2018—2020年上半年,该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0.03亿元、7.75亿元、5.75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7.23亿元、-7.47亿元、-6.00亿元,从业绩可以看出,君实生物尚处于销售起步阶段,而且亏损幅度巨大。


            亏损主要源于巨额的研发投入,仅2020年上半年,君实生物的研发费用就高达7.09亿元,已然超过同期的营业收入,在346家医药生物上市公司中排名第4,而营收排名第204,研发费用超越多数营收上百亿元的企业。因此,虽亏损严重,营业收入也不高,然而市场对其前景十分看好,截至9月8日收盘,君实生物的市值达到710.36亿元。


            市场对君实生物前景的看好,源于其主力产品市场空间较大,且尚有多项重磅产品处于临床阶段,潜力巨大。其核心产品之一 JS001 是国内首个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国产抗 PD-1 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既往标准治疗失败后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黑色素瘤;JS002 和 UBP1213 是中国本土公司第一次获得国家药监局 IND 批准的抗 PCSK9 单克隆抗体和抗BLyS 单克隆抗体;TAB004/JS004是公司自主研发、全球首创的抗BTLA 单克隆抗体,已获得美国 FDA 和 NMPA 的临床试验批准,目前正在中美两地开展一期临床试验。


    2. 业绩榜:迈瑞医疗晋升第二,新兴领域多家企业上榜


            时代商学院参考了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将346家医药生物上市公司按这两项指标进行排名,此后根据“营业收入排名*系数0.3+净利润排名*系数0.7”的方式进行计算,从而得出业绩综合排名,结果如图表4所示。


            从榜单来看,不同于创新能力排行榜,业绩排行榜中行行出状元,各个领域皆有企业上榜。


            上半年,上海医药(601607.SH)的营收和利润在346家医药生物企业中分别排名第1和第2,上海医药主要从事医药分销,而医药分销企业的营收规模普遍较高。半年报显示,上海医药作为中国第二大的医药商业企业和国内最大的进口药品、疫苗、医疗器械服务商,拥有覆盖全国 24 个省、直辖市与自治区的商业渠道与零售网络,营收规模远超其他医药生物公司。凭借营收规模的领先,净利润也处于领先,但净利率仅为3.31%,相对较低。


            疫情下医疗器械需求大增,迈瑞医疗凭借上半年业绩大涨(营收同比增长28.75%,净利润同比增长45.74%)跻身业绩排行榜第二,迈瑞医疗的产品包括生命信息与支持类系列产品、体外诊断类系列产品、医学影像类系列产品,是国内产品线较全,规模数一数二的医疗器械龙头。


    下一个暴涨方向在哪里?


            牛市中概念的上涨是轮动的,止盈后流出的资金自然会向不同的领域进行开阔,寻找新的宝藏。


            我从外资机构近期大幅加仓的36家科技公司中,筛选出了3只科技细分领域行业地位高、中报业绩增长超过50%、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硬核科技股,核心标的大有可为,为方便大家及时把握投资机会,我们已经梳理出当下值得关注的《外资加仓3大硬核科技股名单》,通过锁定公.仲号:蔓清说市 查阅

    药明康德(603259.SH)作为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医药研发、生产外包龙头企业,上半年在疫情下仍实现业绩的逆势增长,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2.68%和56.34%。


            上半年业绩排行榜前十名企业中,营收增长较快的分别为迈瑞医疗、药明康德、新和成、恒瑞医药,恒瑞医药是国内创新化学药企的代表,新和成主营营养品和香料香精等。可以看到,靠研发创新驱动的企业明显业绩增长较快。主要因为当前我国正在发挥工程师红利,高技术人才薪酬相对较低,创新药、医疗器械、CRO(医药研发外包)等新兴领域相对发达国家成本优势突出,进口替代在持续进行甚至有希望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因此,这些领域相对于医药商业、仿制药等领域明显前景更佳,预计未来将有更多企业上榜。

    上一篇:国务院关于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的通知 返回 下一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深圳巨烽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内蒙古尊龙凯时业有限公司 深圳巨烽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内部办公软件
    OA系统
    分享到:

    走进京新 企业简介 公司荣誉 发展历程 董事长致辞

    产业布局 科研创新 国内外布局

    产品中心 药品产业 医疗器械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媒体报道 电子杂志

    企业文化 文化大纲 文化理念

    人力资源 用人理念 社会招聘 校园招聘 学习发展

    精心党建 党群动态 先进典型 学习天地

    投资者关系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营销网络 公司公示 招标平台

    药物警戒
    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18 浙江尊龙凯时业股份有限公司 浙ICP备11016029号-1 浙公网安备33062402000304(浙)-非经营性- 2020-004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